期刊封面
管道护理小组在管道规范化固定中的实践及效果
随着手术和管道技术的不断发展,管道护理和管道安全问题也非常突出,管道安全常见的有非计划性拔管、管道堵塞、引流不畅、感染和各种并发症等。就非计划拔管来讲,国外发生率0.5%~14.2%,我国非计划性拔管率0.2%~14.6%[1]。非计划性拔管,在外科管道不良事件中,发生率约为15%[2]。通过对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时,管道缺乏有效固定,管道固定不牢或固定不妥当是发生管道相关不良事件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约占非计划拔管35.8%[3]。管道安全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管道安全是衡量临床护理质量指标之一。管道规范化固定,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因此管道道规范化固定进行持续质量改进,主要改进是针对使用肤色弹力胶布的规范性固定方面,取得成效,现报告如下:
1 管道小组组建及工作方法
1.1 成立管道护理小组
护士长与高年资的护士、护理组长,共7人。
1.2 组员职责
总结过去管道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讨论并制定改进方法。统一对全科的护士进行管道护理相关知识的培训,规范管道护理流程。操作流程参照伍淑文主编的<外科置管护理操作操作流程>>。管道标识位置及更换时间参照外科统一标准。管道规范化固定评价标准:胶布被皮肤油脂溶解;管道固定胶布松脱;未高举平台固定;胶布固定位置欠合理。
1.3 工作方法
留置管道在皮肤外面的均采用3M肤色弹力胶布加强固定,根据各个管道裁剪成合适的尺寸来固定。护长排班,小组成员每日轮流对住院患者留置的管道进行检查记录。检查时参考管道规范化固定的4个评价标准。评估患者的引流管安全护理风险,规范固定各个引流管。 把管道固定不规范和重新规定化固定后手机拍照,利用微信平台上传至科室微信群,供大家学习和整改。
1.4 评价指标
2017年10月~12月(成立管道护理小组前)与2018年1月~3月(成立管道护理小组后)各类管道规范化规定的比较。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成立管道护理小组前后管道规范化固定的比较,成立管道护理小组后管道规范化固定规范性高于成立管道小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管道小组成立前后各类管道固定规范性的比较管道类别 胶布被油脂溶解 胶布松脱 未高举平抬 位置固定不合理活动前 活动后 x2 P 活动前 活动后 x2 P 活动前 活动后 x2 P 活动前 活动后 x2 P胃管 24.1(27/112) 6.3(12/189) 14.64 <0.01 19.8(23/116) 5.7(11/190) 11.19 <0.01 13.9(17/122) 3.6(7/194) 9.58 <0.01 12.0(15/124) 4.1(8/193) 6.04 <0.05尿管 0(0/377) 0(0/267) / / 6.1(19/181) 3.4(9/258) 2.043 >0.05 6.7(25/372) 3.0(8/259) 3.68 >0.05 5.3(20/377) 3.0(8/259) 1.64 >0.05 T管 0(0/200) 0(0/220) / / 10.4(19/181) 3.7(8/212) 5.98 <0.05 9.8(18/182) 3.2(7/213) 6.33 <0.05 6.3(12/188) 2.8(6/214) 2.73 >0.05 PTCD管 0(0/288) 0(0/337) / / 7.4(20/268) 2.7(9/328) 6.41 <0.05 6.6(18/270) 2.1(7/330) 7.04 <0.05 5.8(16/272) 1.8(6/331) 6.51 <0.05鼻胆管 24.0(13/54) 9.5(7/73) 3.52 <0.05 21.8(12/55) 11.1(8/72) 1.94 >0.05 15.5(9/58) 8.1(6/74) 1.4 >0.05 17.5(10/54) 9.5(7/73) 1.36 >0.05腹腔引流管 0(0/1676) 0(0/1573) / / 2.6(43/1633) 0.9(15/1558) 12.02 <0.01 1.9(32/1644) 0.6(10/1563) 10.31 <0.01 1.3(23/1653) 0.5(8/1565) 6.4 <0.01胸腔引流管 0(0/106) 0(0/83) / / 27.7(23/83) 12.1(9/74) 3.9 >0.05 12.7(12/94) 10.6(8/75) 0.13 >0.05 9.2(9/97) 7.7(6/77) 0.1 >0.05
3 体 会
(1)护士是临床管道护理工作的主要参与者之一。除了患者本人外,接触最多的就是护士,每一位责任护士对管道的重视程度及管道护理经验都直接的影响管道安全。护士对患者病情,管道放置位置及作用,留置时间,管道护理相关知识非常了解及管道安全的重视程度高,在每天护理病人的时候就会非常着重管道规范化固定和对患者的管道护理指导,从源头上预防非计划拔管,直接提高管道护理质量和临床护理质量。我院2016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0.08‰,2017年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0.07‰,以上数据源于对所有引流管日统计得出。
(2)构建管道护理小组,规范管道规范化固定标准,管道标识,3M肤色弹力胶布及引流袋更换时间等细节。每日床边交接班,组长、责任护士检查,各项标识清晰,病情观察一目了然,提高责任护士工作效率。管道护理小组每日进行检查,发现管道固定不规范时,及时通知责任护士整改。管道规范化固定方案实施,让责任护士在临床工作中有据可依。提高责任护士责任心和对患者及家属管道护理知识的宣教,让患者积极参与自我管道护理,提高了患者对管道安全护理的重视程度和患者的满意度。管道护理小组优化了管道护理管理,做到管道护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徇。不仅避免了不良事件的出现,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4]。规范的管道固定方法可有效降低管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5]。管道护理小组对管道规范性固定、管道护理风险评估、预防非计划拔管是有积极促进作用的。
文章来源:《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网址: http://www.slcmygdys.cn/qikandaodu/2021/0727/663.html
上一篇:淮安清江浦区确保管道安全
下一篇:某三甲医院非计划性拔管上报情况的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