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例管道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管道护理是护理重要工作之一,管道中断事件会对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产生消极影响,中断后再次插管增加了患者的感染几率、医疗风险和护理工作量[1]。本研究对2016年1月—2018年6月医院上报的58例管道不良事件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6年1月—2018年6月本院不良事件上报系统中上报管的道不良事件58例临床资料。本院实施自愿性、保密性、非处罚性和公开性鼓励不良事件上报。其中男41例,女17例;年龄1个月~94岁;置管时间65 min~167 d;内科33例,外科18例,ICU7例;意识清醒29例,意识异常20例,镇静8例,精神分裂症1例;脱管后重新置管30例,未再插管23例,管道滑脱5例。
1.2 方法
对上报的58例管道不良事件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上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科室、管道名称、固定方法、置管与拔管时间、有无约束、发生时的意识及精神状态、发生时是否使用镇静剂、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是否进行健康教育、有无陪护及是否与护理行为相关等,对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
2 结果
2.1 管道不良事件中的管道类型及数量
58例管道不良事件中的管道类型以胃管最为常见,占比27.59%,见表1。
表1 58例管道不良事件中的管道类型及数量管道类型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构成比/%胃管1627.59胸腔引流管(大、小)7 (其中小引流管5例)12.07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管)712.07尿管712.07气管插管610.34中心静脉导管46.90伤口引流管35.17鼻肠管23.45肾造瘘管23.45膀胱造瘘管11.72腹腔引流管11.72股动静脉置管11.72气管切开导管11.72
2.2 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的人群特征 58例管道不良事件中,以一级护理(79.31%)、清醒(50.00%)、躁动及意识异常(34.48%)、重度功能障碍(75.86%)、有陪护(79.31%)的患者居多,见表2。
2.3 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
58例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以无约束自行拔管(34.48%)、家属松解约束带自行拔管(22.41%)、固定不到位(10.34%)为主,见表3。
表2 58例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的人群特征人群特征管道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构成比/%护理级别特级护理712.07一级护理4679.31二级护理58.62约束情况约束3153.45未约束2746.55意识状况清醒2950.00躁动及意识异镇静813.79精神分裂症11.7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Barthel index)100分,生活自理46.9061~99分,轻度功能障碍46.9041~60分,中度功能障碍610.34≤40分,重度功能障碍4475.86陪护有陪护4679.31无陪护12(8人为ICU患者)20.68
表3 58例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的原因分析原因分类管道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构成比/%无约束自行拔管2034.48家属松解约束带自行拔管1322.41固定不到位610.34患者挣脱约束46.90活动时滑出35.17翻身时滑出35.17缝线脱落23.45床旁检查时滑脱23.45睡觉时滑脱23.45咳嗽时滑出11.72打喷嚏滑出11.72鼻部不舒适拔出11.72
2.4 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分布
58例管道不良事件发生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晚班(36.21%)、夜班(36.21%),见表4。
表4 58例管道不良事件发生时间分布发生时间管道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构成比/%白班1627.59晚班2136.21夜班2136.21
3 讨论
3.1 管道不良事件原因分析
3.1.1 护理相关因素
3.1.1.1 护理人力资源不足: 本组58例管道不良事件中有42例管道不良事件发生在晚班、夜班,其中21例发生在夜间。分析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①此时值班护士较少,相对人力资源不足,且护士忙于完成本班职责,巡视流于形式,观察不细致,未能及时发现管道脱出安全隐患;②值晚夜班的护士以低年资护士居多,其临床经验不足,对护理评估不到位、沟通能力不足,影响了护理质量[2];③夜间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患者在醒-睡交替期容易出现恍惚状态,且对异物刺激敏感性增高,易产生一过性认识混乱而发生拔管。
3.1.1.2 护患沟通不良,健康教育不到位: 护患沟通不良是所有严重差错事件发生的第一原因。本组58例管道不良事件中有29例清醒患者、31例实施约束的患者,31例约束患者中有13例因陪护擅自松开约束而导致管道拔出。这与健康教育中护理人员对患者及陪护的宣教不到位,未将留置导管的意义、目的、重要性及使用约束具的目的、管道脱出的后果进行告知,未得到患者及家属理解及配合,导致患者及陪护配合性差有关。
3.1.1.3 评估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 在临床实践中,若护士对患者的评估不全面,遗漏一些有价值的护理资料,则易形成护理安全隐患[3]。本组研究中有36例管道不良事件与护理行为相关,说明护士未能准确评估患者管道脱出的高危因素,未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或已经采取措施但不当或不到位。①患者认知:58例不良事件中清醒患者占50.00%,这与在临床工作中护士过于相信清醒患者的自我控制能力,未评估患者及家属对管道的认知,未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有关。②患者意识:本组研究中有8例患者实施了镇静但患者仍然躁动,这与当班护士对患者的镇静深度评估不到位有关。③患者舒适度:本组研究中胃管的脱出发生率最高,占27.58%,主要是由于胃管是综合性医院最为常见的管道。胃管脱出一方面与胃管置入后作为异物不断刺激而导致患者的舒适度改变有关,另一方面与患者鼻部分泌物没有及时得到清除而导致管道松脱有关。
文章来源:《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网址: http://www.slcmygdys.cn/qikandaodu/2021/0708/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