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高寒山区农村饮水安全管道保温及运行管理防冻
1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百年目标,党和国家对精准脱贫作出全面部署安排,按照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相关3a行动指导意见[1],要大力加强解决贫困地区农村贫困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加强管护责任,做好工程水源范围保护,提高人饮水质,满足水量、取用方便、供水保证方便程度等。
近年来,通过一系列的工程措施,农村居民饮水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国范围内以及偏远山区饮水安全问题基本已解决。但是在偏远新疆、北方等高寒山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及运行中出现了冻胀现象,简单的保温处理并不能保证冬季供水正常。本文以新疆阿克陶县山区布伦口乡农村饮水工程为例,分析寒冷山区冻管原因,并通过保温技术措施及运行管理方式使得冻胀问题得以解决,为以后山区管道工程设计及运行提供参考意义。
2高寒山区冬季冻管问题
阿克陶县地处中国的西面边境地区,新疆地区的西南方,在帕米尔高原东面,塔里木盆地西面,位于东经73°26′,北纬37°41′。阿克陶县为新疆深度贫困县,饮水安全为三保障的组成部分,解决阿克陶县饮水安全问题作为重要首要任务,只有决胜农村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攻坚战,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近年来阿克陶县大力开展落实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包括偏远山区木吉乡、布伦口乡、塔尔乡等,做到精准不漏一户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2.1项目概况
阿克陶县山区的布伦口乡饮水安全项目地处东经75°07′~75°38′、北纬39°00′~39°18′之间,位于阿克陶县西南部,境内高山与谷地交错,海拔在3340~4500m之间,公格尔山与慕士塔格山群峰叠连,沟壑纵横,山顶终年积雪,并有大面积冰川。项目区属高山寒冷气候,极端最低气温 -29.31℃,最大冻土深度200cm。该项目采用管井+输水方式,2018年建设完成并当年投入使用,经过冬天运行出现大面积的冻管现象,冬季无法通水,后2019年对该项目区部分管网进行整改,此项目在设计中管道埋深均为3m左右,均在最大冻土层以下,阀井均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基的座玻璃钢成品井,内置挤塑保温内井盖(如图1所示),冬季仍出现冻管问题。
2.2原因分析
该项目在设计时已在最大冻土深度以下,阀井亦采取相应保温措施,但在仍出现冻管问题,经分析,施工中、运行管理中皆存在问题导致冬季冻管无法正常通水。
图1 管沟及阀井建筑物剖面图(单位:cm)
(1)回填土压实不够。在施工中,部分管道段开挖回填未达到标准的设计深度,管道覆土回填夯实未按照相关规范实施,若经过降雨等情况地面下沉,导致管道覆土埋深不够,出现冻管问题。
(2)回填土大石头较多。山区进入3月后,本地区地表温度开始逐渐回升,地下的冷气开始向上返,若在施工中,回填效果不好,回填的土石头较多,由于透风性较强,地下与地上的空气形成对流,大量的热量就会散出,此时管道内的水不流动就无法产生足够的热量来抵抗,致使管道温度持续下降,从而会导致管道内的水结冻。
(3)水长期不流动。阿克陶县地处边境,山区牧民多为护边员,有护边任务,出勤时间长,屋内经常几个月无人居住,屋内无暖温度较低,水龙头结冰,向管网延伸,导致整个管网冻管停水。
(4)山区牧民及运行水管人员防冻保温意识不够。山区牧民及水管人员任意上下阀井,开关阀门,导致玻璃钢阀井内置保温泡沫盖置不严,冷空气进入井内,内部温度也会降至冰点之下,闸阀关闭,水流不通,水表冻坏,最终导致管道冻胀,整个冬季无法通水。
3解决冻管问题技术措施
3.1管道采取保温措施
根据现有的工程经验及研究成果,对高寒易冻地区,输水管道可以采用保温方法。电伴热保温措施防冻,在高寒牧区相应电压不稳,农村饮水采用此方法成本较高,不宜采用。一般采用保温材料对管道进行保温[5- 6]。目前,根据国内已有的工程经验,在农村饮水项目中使用较多的保温材料有玻璃棉制品、岩棉制品、柔性泡沫橡塑保温材料等,国内其它保温材料还有例如复合硅酸盐制品、矿渣棉制品、硅酸镁纤维毯制品等。
管道保温结构基本组成为防腐层+绝热层+保护层,管道防结露结构基本组成为防腐层+绝热层+防水层+保护层。管道保温防冻的效果主要是取决于保温材料与采取的保温厚度,需要经过计算或者有限元分析选取合理的保温厚度,确保工程实用并且经济。若管道保温层太薄,则管道的热量损失严重,保温效果差,起不到较好的保温作用;反之,并不是保温层取得越厚越好,会导致其保温工程投资过大,不经济。故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对保温结构的材料选取,确定相应工程最佳保温效果的保温层厚度[7- 11]。管道选取保温厚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文章来源:《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网址: http://www.slcmygdys.cn/qikandaodu/2021/0507/535.html
上一篇:芹菜立体管道栽培技术
下一篇:不同径高比动导叶旋流器的管流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