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封面
发挥铁路通道优势更好服务一带一路的思考
甘肃宁夏两省区(下称甘宁两省区)内的陇海、兰渝、兰新、包兰、太中银等铁路干线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担负着服务和保障“一带一路”的重要任务。中国和欧亚各国陆路运输量逐年增长,加上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升级,西北与内地交流往来更加频繁。作为西北地区的重要铁路干线,铁路运输通道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发挥运输通道优势,更好服务”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是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首要任务。
1 存在问题
受西北地区经济结构影响,甘宁两省区铁路货物运输主要以煤炭、矿石等原材料大宗货物为主,运输产品结构单一;货物运输及时性便利性不强;国际贸易和物流运输量有待提高;铁路主要干线客货争嘴严重;地区内的主要编组站效率不高,作用发挥有待加强。
2 应对措施
2.1 加强班列组织提高品牌效益
1)发挥兰州枢纽、银川地区、武威地区等物流基地作用,增开兰州北(东川货场)、银川南至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的中亚班列、兰州北(东川货场)至拉萨的南亚班列,积极开拓国际联运市场。利用既有各铁路局集团公司的中欧中亚运行线(120 km/h 速度级15 列,80 km/h 速度级13 列)组流上线,加大中欧中亚班列的开行数量,合理设置到开时刻、优化班列运行时间,打造一批货源稳定、运到时限合理、市场美誉度高的品牌班列。
2)以兰渝铁路为骨干,延伸中新南向铁路运输通道,实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运输产品有机衔接。大力组织兰州、银川至广西钦州港等东南亚班列,实现中欧中亚货物班列和沿江货物班列有序衔接,增开西北地区至长江沿线主要地区铁水联运货物班列和大宗直达货物列车。
3)优化管内品牌货物列车开行。优化兰州东-嘉峪关“河西号”快运货物列车运行径路和到开时刻,满足物流企业对列车运到时限需求,创新编图理念,大力开行定制化货物列车满足市场需求。
2.2 提高干线能力畅通运输通道
2.2.1 优化干线客货运力结构 按照管内客流规律优化调整兰新、陇海、兰渝线客车结构,每周二至周四停运兰州至武威、嘉峪关间客座率较低的3 对客车;停运兰州至武昌等跨局普通旅客列车,增开周末、节日客流高峰期旅客列车,实施客车开行“一日一图”。优化运行图结构,组织相同速度等级的客车和120 km/h 速度级的快运货物班列成组开行,减少高等级列车不合理间隔对区间能力占用,进一步释放陇海、兰新、兰渝通道货运能力。
2.2.2 动态调整优化干线客货运能力安排 统筹兼顾直通和管内客货运市场需求,结合客流货流变化在兰新线安北口安排旅客列车25对货物列车78对,羊木口安排旅客列车22对货物列车42对,天水口安排旅客列车35对货物列车55对,提高兰新、兰渝、陇海通道的客货运输能力。结合安北口和陇海、兰新、兰渝线车流变化,调整优化兰州北、武威南、迎水桥“大三角区段”的客货物列车对数,合理配置各区段机车、机班,为确保干线正常的运输秩序奠定基础。
2.2.3 加强干线车流组织实现车辆快速移动 以畅通兰渝线羊木口、陇海线天水口、兰新线安北分界口和兰州北、迎水桥、武威南等编组站为重点,动态优化列车会让,减少列车不必要的停车等待,提高货物列车旅行速度,加速车辆周转,实现分界口、编区站车流大出大入。进一步优化兰州枢纽地区车流组织,利用好小运转机车挂运枢纽各站到发车流,利用干线机车在枢纽内顺路稍车,加速小运转列车活动,做好车流接续,打通运输的最先(后)一公里,进一步压缩货物运到时限,不断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和效益。
2.2.4 充分利用大型装车点组织整列装车 做好空车来源、机车安排、车流接续、装卸组织等环节衔接。利用柳沟、绿化、银川南、大坝等大型装车点组织越过前方编组站的直达列车、减少编组站作业量。对到达管内电厂、钢厂的煤炭和矿石组织一站直达列车,减少途中改编,加速车辆周转。对车流稳定、车体固定的石汝线的煤炭短途直达列车和镜铁山支线的矿石短途直达列车实现“三固定”(固定到开时刻、固定运行线、固定车体)。发挥兰州枢纽内颖川堡、东川货场等站作用,组织相邻车站开行越过枢纽内编组站的阶梯直达列车。装车地始发直达列车装车占总装车的比例达65%以上。
2.2.5 大力组织路企直通运输 梳理具备整列卸车条件的电厂、钢厂到达车流情况,结合接轨站站型、车流来源、排空方向、机车交路、列尾运用等因素制定货物列车在接轨站实现直通企业的运输方案。将交接作业移至企业内进行,减少列车在车站的交接停留,加速车辆周转,实现本务机车牵引列车在铁路干线与厂矿企业间的直入直出,实现运输作业全过程贯通和结合部的无缝衔接,不断释放运输生产力。
文章来源:《水力采煤与管道运输》 网址: http://www.slcmygdys.cn/qikandaodu/2021/0330/493.html
上一篇:蓝莓采摘运输流程及其质量控制
下一篇:二甲基硝基异脲运输中的热不稳定性研究